编者按:日前,国家卫健委公布第四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润滑油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石油、东北油气、扬子石化、浙江宁波石油、福建联合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胜利油田东胜公司、、荆门石化、催化剂长岭分公司等单位的15个案例入选。
一直以来,中国石化积极开展健康企业建设,以职业健康为基础,系统性实施健康管理举措,为全体员工构筑坚实健康保障防线,数十个案例入选国家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本版将分3期刊发入选国家第四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企业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以创建健康企业为战略支点,通过完善组织架构与制度、构建职业健康风险防控机制、实施环境提质工程、创新健康促进模式及EAP心理服务体系,建立“全链条”健康管理体系,有效提升职工健康参与度,推动体检指标改善及职业病防护升级。
近日,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程院)以系统化、创新性的健康管理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健康答卷”,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通过构建全链条健康管理体系,该院不仅有效提升职工健康水平,更彰显了央企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责任担当。
在顶层设计层面,工程院将职工健康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2024年,该院启动健康企业创建工作,由领导班子牵头成立专项指挥部,联合多部门及职工代表建立双周会议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他们以《北京市健康企业建设评估指南》为基础,构建“1+N”制度体系,新增女职工保护、病媒防控等特色制度,形成“调研—决策—督办—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
职业健康防护体系建设是工程院的核心抓手。该院组建专业管理团队,配置3名专职管理人员,构建覆盖前期预防、过程管控、健康监护的全流程防护网络,实现防护设施“三同时”执行率、作业环境危害因素检测率、接害职工职业健康监护率三个100%达标。创新建立周期性培训机制和岗位危害信息公示制度,配备智能化报警系统和应急救援设施,全方位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在工作环境优化方面,工程院打造了充满人文关怀的办公空间。园区内建设医务室、多功能文体中心等设施,绿化覆盖率达45%;引入专业消杀团队,对食堂等区域实施高频次清洁与微生物监测;特别设立母婴照护中心,建立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机制;构建智能控烟体系,通过68组烟感报警系统和288处禁烟标识,确保办公区域空气质量达到优级标准。
健康促进体系建设更是亮点纷呈。工程院实施全员个性化体检,建立高危人群健康档案,打造自助式健康监测驿站。搭建云端医疗服务平台,集成三甲医院诊疗、AI健康评估等功能。创新开展“健康大讲堂”、急救培训等活动,85名职工获得急救认证。全域配置AED除颤器等急救设备,实现急救设备覆盖率100%,形成“黄金4分钟”生命救援矩阵。同时,推行工间操、四季健步走等特色运动项目,激发职工健康活力。
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工程院全方位关注职场压力对职工的身心影响。他们引入权威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健康专项调研与科学评估,构建起涵盖心理咨询、压力疏导的全维度支持网络,并通过深度剖析职工心理健康状态画像,分析定制个性化心理健康干预方案。同步推进“心灵加油站”系列主题活动,创新采用情景模拟、压力工作坊等形式,明显提升职工心理韧性及自我调适能力。创新实施EAP+“心动力”计划,整合线上线下心理咨询资源,形成“压力预警—干预—跟踪”的闭环管理系统。
通过系统化的健康企业建设,工程院不仅明显提升了职工健康水平和职业素养,更将健康理念融入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未来,该院将继续深化健康管理创新,为职工打造更优质的健康环境,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央企力量。
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对特殊岗位每日血压监测,落实“一人一策”;健全职业健康防护,修订13项制度,检测达标率与体检率均达100%,升级生产防护设施;厚植健康文化,完善文体设施并开展健康活动,全方位守护职工健康。
4月23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第四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名单,润滑油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健康管理实践荣耀上榜,成为全国润滑业首家获评企业。
北京有限公司是润滑油公司在华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基地,先后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北京市智能工厂。
“每天上岗前,班长都会给我们测血压,还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工作安排,这让我心里特别踏实。”5月10日,基础油组王师傅说道。北京有限公司始终将职工健康列为公司发展核心要素之一,将健康企业建设纳入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公司构建起“党委主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分级网格化健康管理体系,自2023年起,对特殊岗位人员实施每日血压监测,为重点人群制定 “一人一策”精准干预方案,为职工健康筑起一道安全屏障。此外,公司依托《信息周报》《健康周报》普及健康知识,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并在指挥中心大厅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定期组织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职工健康管理与自救互救能力。
“过去夏天在灌装车间工作,衣服常被汗水浸透,如今有了送风系统,工作舒适度极大的提升。”灌装组职工兰师傅感慨道。2024年,北京有限公司修订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等13项健康制度,严格对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开展再识别工作,毒物、噪声、高温检测岗位及点位合格率均达100%。公司规范组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实现100%全覆盖;同时,配备空气呼吸器、便携式检测仪、洗眼器等应急设施,在灌装厂房安装冷暖送风系统,在噪声区域设置隔声罩,在危化品操作区完善通风与防护设备,并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改造,有实际效果的减少职业危害接触风险。
“现在我天天都会去健身房锻炼,按公司提供的建议调整饮食!”青年职工小陈分享着自己的变化。北京有限公司注重厚植健康文化,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管理与服务,并开展肌肉骨骼损伤预防与控制专项行动;建设完善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健身房、妈咪小屋、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心理咨询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今年,公司开展了“健康体重・活力职工”活动,让健康企业建设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从顶层设计到细节落实,从健康干预到文化浸润,北京有限公司以系统化、专业化、人性化的健康管理实践,走出独具特色的健康企业建设之路。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化健康管理创新,为职工幸福生活与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通过多元文体活动与技能竞赛增强职工体质与应急能力;实施高风险人群“一人一档”精准关怀,从工作调整到心理疏导全方位守护;构建“线上+线下”健康文化矩阵,拓展健康服务渠道,以系统化举措实现全员健康与企业未来的发展双赢。
“每天工间操时间,大家都会主动活动筋骨,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了!”5月10日,辽宁石油职工李女士笑着说。今年,辽宁石油凭借扎实的健康企业建设成果,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标杆企业。
辽宁石油格外的重视健康企业建设,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制定建设方案。该公司常态化组织工间操、EAP面对面、健步走、篮球赛、“全民健身日”等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增强职工体质;同时,开展人员触电心肺复苏救援、佩戴空呼抢救受限空间窒息伤员等技能类比赛,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省市两级公司协同联动,营口石油等地市公司获评市级健康企业,形成“试点先行、全域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公司对健康高风险人员给予着重关注,全面排查后针对性制定职工档案与“一人一档”管理方案,指定直接管理人员对健康高风险人员点对点关怀跟踪,配备健康监护设备、调整工作机制、开展心理疏导,全方位保障职工健康。
辽宁石油积极营造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拓宽职工参与健康管理的渠道。职工能够最终靠浏览公司公众号《易享健康》专栏获取健康知识,参与建设“健康库站”行动,与“健康达人”面对面交流,走进“健康小屋”体验便捷健康服务。如今,公司AED+CPR(心肺复苏)取证人数80余人、初级救护资格取证人数20余人,健康文化深入人心。
西部加能站加油员杨森的经历是辽宁石油健康关怀的生动写照。作为健康高风险人员,超重的杨森得到了公司的特别关注。直属领导结合他的身体情况,将其调出夜班工作,并在站内配备血压仪、体重秤,持续关心他的健康情况。杨森在公司的支持下,成功减重20公斤,身体指标趋于稳定,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公司为我的健康着想,让我有了改变的动力。”杨森说道。慢慢的变多的职工在公司的关怀下实现了健康改善。
下一步,辽宁石油将持续深化健康企业建设,不断拓展健康管理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完善健康机制、优化健康环境、提升健康服务,让良好的职业健康环境惠及全体职工,使职工在健康中创造更大价值。
构建“三维融合”健康管理体系,以组织管理筑牢根基,通过数智化改造降本增效;以多元服务守护健康,从就医、心理到餐饮全方面覆盖;以环境优化营造氛围,严控职业危害,选树健康典型,推动全员健康行动。
近两年来,东北油气分公司坚持“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创新构建健康管理模式和“职业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体化健康管理体系,持续加大职业健康投入,创建绿色健康的工作环境,为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加强组织管理,组建健康企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层级设立健康管理岗,系统部署,上下联动,将健康管理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健康管理上的水准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以数智化手段为载体,开展无害化场站和无人值守场站建设,作业人员减少41.48%,管理效能提升30%。公司利用“员工健康大讲堂”开展健康宣讲,为职工搭建健康管理创新实践平台,持续营造健康氛围,降低职业病危害发生风险。
公司加强责任落实,以HSE管理网格为基础,搭建健康管理“一张网”,设立厂级、科室、班站网格长,建设三级管控网格463个,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公司加强制度完善,修订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制度13项,常态化推进制度宣贯,切实增强职工健康意识。2024年,利用各媒体平台和线下培训等方式,公司开展健康管理制度宣贯30余次,保障健康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公司优化职工健康管理服务,建立省内外绿色就医通道,为90余人次提供绿色就医。公司组织全员健康查体,为高风险人员、接害岗位职工建立“一人一策”“一人一档”健康监护档案,为400余名一线职工进行健康义诊,建成4个基层医务室,配备AED、血压计等设备;优化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完善EAP工作室设施,开展心理健康调查480人次和女职工心理测评2期;优化职工餐饮健康服务,在办公区加装饮用水过滤装置,定期检测水质,保障职工饮水健康。职工食堂采取“三减”促“三健”措施,工作餐盐、油、糖的使用量减少38%。
公司着力构建无害化生产环境,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现状评价。公司组织实施“听力保护计划”,通过工艺技术改造、应用职业安全防护“工具包”等措施,降低职工的接害频次。公司着力打造健康文化环境,开展职业健康达人选树活动,组织健康专题培训和主题宣讲10余次,发放健康宣传材料2000余份,16人次获得吉林省及长春市职业健康达人称号。公司着力打造运动休闲环境,加大运动健身设施投入,完善健身场所配置,组织工间操、球类比赛等活动,开展“健康阳光行”“争做健康达人”健步走活动,8000余人次参加,健康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以“七建七推”为核心,构建全员健康管理体系;通过技术革新优化作业环境,确保职业病检测全达标;建立重点人员“一人一策”机制,精准健康干预;普及健康知识,开展文体活动,塑造健康文化,多维度守护职工健康。
“您的血糖有点高,平时要注意多吃粗粮,少吃肥肉和零食。”近日,在扬子石化职业健康体验馆外,职工们排队等待南京市疾控中心医护人员进行体重体脂、血压血糖检测,并获得定制化健康指导。馆内,心理健康讲座、EAP+飞盘主题训练、职业危害知识讲解等活动精彩纷呈。
这是扬子石化以“科学减重,健康职场”为主题开展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深受职工欢迎。
“公司现有近8000名职工,其中女职工约1500人,工作中涉及苯、硫化氢、噪声等多种危害因素,健康管理任务艰巨。”安全环保部职业卫生室主任周文波介绍。面对挑战,扬子石化近年来创新实施“七建七推”工作方案,建立全员健康管理体系,推进健康管理责任落实;建立工作环境改善机制,推进健康保护的方法落实;建立全员健康监护体系,推进职工健康精准监测;建立心理健康网格,推进“EAP班组行”常态化;建成一流职业健康体验馆,推进职业健康知识普及;建设健康石化,推进健康文体活动;建树负责任央企形象,推进社会责任的履行,为全员健康、全面健康编制“大处方”,实现人、环境与生产的和谐发展。
在体系构建上,扬子石化建立全员健康管理体系,将健康责任层层压实;建立工作环境改善机制,以技术革新推动作业条件优化。橡胶厂顺丁装置通过改造给料机集气罩,使周边VOCs(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值降低超86%,成为环境治理的标杆案例。同时,公司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要求,2024年对73项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8086个点次检测,合格率达100%,从源头上筑牢健康防线。
“郑姐,今天上午去医务室测一下健康指标,记得告诉我检测结果。”5月7日,芳烃厂公用工程车间党支部书记王志喜打电话对老师傅郑雪芹细心叮嘱。自2024年3月份以来,公司梳理历年职工体检数据,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以及体重指数 (BMI)超标等人员,汇总形成健康重点关爱人员名单,并研究制定“一人一策”专项管理方案,并为健康重点关爱人员提供日常健康监测、专科干预和实时咨询服务。2024年,公司总计完成各项医疗服务3.6万人次,干预健康高危人员486人,部分健康高危人员生理指标好转率超过90%。
此外,公司多管齐下,编制发布《安全健康文化手册》,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健康科普知识,总阅读量14万人次;持续推进“个性化定制、菜单式服务”EAP班组行活动,走进基层班组600余次,入选“全国互联网+工会维权服务典型案例”;组织并且开展多样化文体活动,多名职工获评国家、省、市级“职业健康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