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龙岩12月25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陈荣香 谢思棋 李亚鹏)“随着治理的深入,平川河的水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3个月都已达到了国家Ⅱ类水标准……”龙岩市武平县平川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兴远介绍道。
据龙岩市武平生态环境局近期检测报告结果为,平川河水质已连续三个月(今年10至12月)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创下了自2013年平川河中央坝桥断面开始监测以来的最佳记录。
记者了解到,平川河是武平的“母亲河”,其水质状况必然的联系到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平川河流域因生活垃圾污水排放量增大及污水主管年久失修,水质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武平县委、县政府总投资约3亿元,对县域内5个重点片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并建设城区空白区域的雨污管网。
据武平县住建局城建股负责的人介绍,自2020年以来,武平县住建局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超长期国债、专项债以及省住建厅专项资金约2亿元,大力开展南门段、东门段、育才路等片区以及联发花园、林化新村、百斤税等66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实施了沿河污水主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完成了3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使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及平川河水质得到非常明显提升。
“从没想过我们的平川河还能那么干净,以前水面上的垃圾随处可见,路过都能闻到很臭的味道。现在河水不仅变得清澈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变得更好了,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长期生活在平川河畔的居民范春红对水质改善深有感触。
为从根源上解决水质问题,武平县平川街道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全力推进入河排污口的雨污分流整治项目,积极协调武平县河长办、住建局、城管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单位参与现场溯源行动,累计排查出雨污管网错接点502处、漏接点120多处。通过实施延长污水主管道、临时截流、末端截流以及建设氧化塘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武平县总河长办督查组负责人肖庆彬表示:“武平县总河长办充分的发挥多方协调的作用,通过县、乡、村三级河长及河道专管员的日常巡查,动态掌握平川河的情况。一经发现问题,县总河长办会及时交办给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督促有关部门迅速解决。”
同时,武平县委、县政府广泛宣传治水成效,此举旨在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爱河护河行动,发动更多群众共同参与治水。近年来,武平县群众热情参加水污染治理,已配合拆除沿河两岸违建20余处,清理占用河道种菜面积800多平米,使得平川河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此外,平川街道还通过组织志愿者参与劝导,清理违章搭建、占道砌墙108处,累计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为做好城区雨污分流、改善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