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原水水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逐步提升水质,以满足更高标准的供水要求,增强供水水质的稳定性,回应公众对高品质用水的需求,是当下供水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也是行业内关注和交流的重点。
长沙制水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制水”)下辖水厂九座,设计能力290万吨/天,服务区域900余平方公里,服务人口600余万人,自2007年起至今完成了所有湘江水源水厂的深度处理提标改造。
在“2024(第九届)供水高峰论坛”上,长沙制水公司总经理罗辉虎从现实考验、守护有责、寻求突破、主动迎变四个方面分享了基于新水质国标的水厂全过程水质管理经验。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针对新国标中发生的变化,罗辉虎认为其带来的考验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切合实际,命中靶心。水质指标由106项调整到 97 项,与上一版标准相比,虽然水质指标总数有所减少,但增加了对新型污染物及其他消毒副产物的监管,指标要求更高。
2.适应需求,严格限值。新国标调整了8项指标限值,如游离余氯、高锰酸盐指数等,对水厂的净水工艺特别是消毒剂的精准投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原水标准暂未匹配。饮用水的26项指标(不含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在地表水标准中没有体现,原水水质监管与生活饮用水监管的依据暂不匹配。
另外,长沙市的地域性外因也是水厂全过程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取水泥沙量增大,供水旺季高温时段,易产生藻类和嗅味物质等。
罗辉虎表示,为了应对新国标高要求下的各种风险与挑战,长沙制水不断的提高全过程管理能力,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应对,守护长沙市供水安全。
加强水质保障首先要建章立制,为此,长沙制水出台《供水水质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细化水质保障、水质检测、水质考核、水质数据的管理要求,完善水质异常的报告和处置流程。
同时,长沙制水从水源卫生防护、净水药剂质量管理、构筑物清洗维护、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等方面做质量管控,确保水质全流程的风险可控。
在水质检验测试方面,长沙制水采用分级检测模式,确保对出水水质做到心中有数。一是24小时值守的水厂专业检验室,负责浊度、余氯、色度等水质监测项目;二是水厂化验室负责水厂日常检验测试的项目;三是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长沙监测站对新国标要求的97项指标进行全周期、全覆盖检测,以及突发风险的应急全面检测。
长沙制水注重人员和硬件两个方面的核心能力提升。积极地推进化验检测工作员技能等级认定,大力推进标准化实验室改造,提高水质检测环境水平,提升检测效率和精准度。
此外,建立从取水到出厂水全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在线检测,以人工检验测试的数据、在线仪表远传数据等为基础,对原水、过程水、出厂水、管网水以及二次供水水质进行智能监督、分析,做到快速感知、提前预警、及时治理。
罗辉虎表示,日常监管只是一个规定动作,应对风险才是重中之重。为此,长沙制水主要从识别、分析、指导、联动、技术、能力方面强化了水质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
首先要对水质指标进行风险识别和分级管控。针对新国标中的97项指标,从原水处理的极限、原水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对97项饮用水指标进行了四大风险的划分。这中间还包括重大风险指标4项,较大风险指标2项,一般风险指标13项和较低风险指标78项。
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的97项指标做多元化的分析,有60项水质指标有明确处置技术,包括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四项消毒剂指标不需要处理。
版权声明:凡标注明确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标注明确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环境保护税法》,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